临沂第三十六中学坚持“以有担当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各学科融合为主要途径,用爱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倡导学生自知、自信、自律、自主,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同时五育并举,让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认可,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积极构建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统筹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等11个学科,将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内在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切实解决德育目标不清晰、课程内容简单重复等问题,增强德育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提高德育课程的主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积极做好美育熏陶。学校坚持学科融合理念,实施“大美育”提升行动计划。完善美育课程体系,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武术、人工智能等特色课程,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及“非遗文化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活动。
创新落实劳动教育。学校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加强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劳动教育为“双减”赋能,设立校内外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学生家庭每日劳动清单制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深入开展“大健康”行动,实施体教融合改革发展计划。学校坚持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确保学生体质健康达标。和临沂市全民健身中心合作,为学生开设游泳课,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成立体育运动队,科学指导学生体育训练,筹备参加2022年兰山区中小学生运动会暨体育联赛。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贯彻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学生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关心关爱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深入实施兰山区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关心关爱工作,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健全科学识别、实时预警、专业咨询和妥善应对机制,切实增强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以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宗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突出齐鲁文化特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扎实推进德育实践活动。学校组成工作专班,系统归纳学生实践活动类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强化德育活动的主题化、生活化、序列化设计,充分发挥实践活动育人的重要载体作用,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德育形式,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建设。学校全面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积极开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断深化品行养成行动,努力打造“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品牌。
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学校重视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以家长沙龙为平台,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推进家校社共育一体化进程。
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为德育创造良好氛围。学校把“双减”工作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渠道,并派专人对周边的培训机构进行摸底排查,指导他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杜绝学科类课外辅导。
落实教师综合评价改革。学校全面落实保教质量评估指南、义务教育学校质量评价指标,积极参加山东省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学校办学质量评价”项目活动,结合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领衔实验区要求,围绕教育发展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学生综合发展质量等三个层面,进一步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评价研究,发挥评价作用,对老师有一个客观、公平、综合的评价。
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积极性。学校树立正确激励导向,突出全面育人和教育教学实绩,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优化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政策,稳妥推进德育效果在教师专业技术评审中的分量,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提升教师幸福感和工作积极性。
张凤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