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桑园镇中心小学以生活载体为重心,统筹学科教师,积极挖掘抗疫教育资源,扎实推进德育一体化进程。
一是“空中课堂”融合学科德育。学校利用网络平台开设“空中课堂”,内容涵盖学习计划指导、心理健康小故事、综合实践课堂、读书推荐、益智课堂、每日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等。如语文阅读课程,秉承“单元拓展整合阅读”的理念,依托校园公众号,开辟“一起读书吧”栏目,教师录制视频推荐经典书目。以单元主题为引领,推荐多篇文章,将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由文本引向文化,实现课内外协同促学,提升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和爱国情怀。道德与法治学科以满足当前学科教学需要和提升线上教学实效为原则,精心选择和整合资源,有机融入教学中。学习强国APP、主流媒体中的时事热点、感人事迹,都成为课堂中的生动教材。
二是“云上班会”激发爱国热情。全体少先队员周一同一时间,衣冠整齐,佩戴红领巾,参加网络升旗仪式。升旗仪式主题丰富、内容多样,教育学生在疫情艰难时期,从鲜艳的国旗中看到中国力量,从激昂的国歌中听出民族强音,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召开别开生面的线上主题班会《当好接班人》。让学生全面了解我们身边的动人故事,让学生深入学习奉献担当精神。
三是“餐厅隔板”彰显文化情怀。为保障师生健康安全,学校将食堂餐桌全部安装上了隔板,师生就餐时可以有效阻挡飞沫传播,起到防护作用。为了让隔板既能起到隔离作用又彰显文化情怀,一方面将中国经典文化搬上隔板,学校组织教师从浩瀚的经典诗文中筛选名篇佳作,同时配上生动形象的图片,让同学们在就餐时既能享受可口饭菜,也能品味中华诗词“大餐”。另一方面,将学校就餐文化也搬上隔板,“轻声语,慢步行,餐厅里面静悄悄”“辛苦了”“谢谢您”,文明言行讲礼貌……”处处彰显学校文化情怀,食堂不仅成为学校就餐之地,还成为书香与温情并在的佳所。(通讯员 韩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