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劳动课程体系,保障学生成长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1+1+N”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劳动教育、家庭劳动锻炼、校内花卉种植等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劳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是构建劳动清单体系,强化学生技能锻炼。针对不同学生年龄特点,确定学生的劳动内容,梳理学生易于参与、乐于接受的劳动事项,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学生劳动清单,注重低年级学生劳动意识的启蒙,促进高年级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并建立相应的劳动评价体系,有效促进并检验劳动教育成效。
三是构建劳动实践锻炼体系,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精心打造“阳光卉新园”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划定年级、班级、小组责任区域,按照“五统一”的原则,即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记录、统一测评、统一分享,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实现进步。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企业、农村,磨练学生的意志,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四是构建家校共育体系,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家校共育推进机制,充分利用微信、钉钉等网络载体,定期向家长推送相关劳动内容和教育方法,鼓励家长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家庭劳动锻炼,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实现家校共育。(通讯员 韩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