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三农”工作的重要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日,青岛科技大学“生态东平,兴农富民”实践团队前往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沙河站镇及接山镇等多个关键区域,围绕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详尽调研和实地操作。
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实践过程中,实践团前往东平县烈士陵园和万里故居,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在烈士墓碑前,成员们深情鞠躬,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一次参观、一次鞠躬、一次瞻仰、一次墓祭,都是在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从而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以“绿水青山”保障乡村振兴
为深入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前往戴村坝工程与戴村坝博物馆,共同见证了在东平县生态环境大力整治下, “鱼跃龙门”、“激流飞瀑”等壮观景象。随后,实践团先后前往大清河与设施农业农田旁,分别对河水和土壤进行采样与保存,并立即送往学校实验室进行污染物的分析检测,目前,河流水样经蒸馏-中和滴定法测得:大清河中氨氮含量低,土壤样品经气相色谱法测得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少。东平县生态振兴战略正在持续造福人民百姓。
以产业振兴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在东平县设施农业的调研中,团队成员首先前往前河涯村葡萄采摘基地,深入观察学习滴灌技术和有机肥种植方法的实际应用,通过与基地工作人员的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近期正在建设冬暖式免培大棚,打造一个几千亩葡萄基地,老百姓在家里躺着就能有钱赚。随后,实践团前往接山镇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并与设施农业基地的管理者进行访谈,收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东平县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方面的影响。其中,一位90后工作人员就当前技术的应用、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与实践团进行探讨,团队成员在学习科技如何赋能农业生产的同时,也看到了乡村振兴中的青年力量。
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举足轻重的三部分,需要代代青年的薪火相传。实践活动完成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实践活动的结束并不代表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结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更加脚踏实地的学习科学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为乡村带去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实、走深、走远。
文/ 魏硕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