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幼儿文明用声素养,引导幼儿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近日,淄川区杜坡山幼儿园立足幼儿日常生活场景,策划开展“轻声里的成长”主题活动,
活动灵感源于幼儿在自主游戏时的常见现象。教室、走廊内,孩子们大声喧哗与玩具碰撞声,常干扰同伴游戏。教师组织围坐讨论,孩子们主动指出“用力扔积木”“排队推挤喧哗”等问题。随后,教师借绘本《噪音先生》创设趣味情境,让幼儿直观感受噪音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孩子们深受启发,纷纷承诺要规范自身言行、降低音量。
为让幼儿更形象地理解音量概念,教师巧用手机分贝仪开展互动实验。鲜明的色彩与数据变化,让幼儿对音量大小形成具象认知。孩子们积极思考,提出玩玩具轻拿轻放、用“嘘”手势示意安静、排队手拉手等降噪举措,此外,孩子们还动手绘制“轻声细语”“轻置物品”等主题卡通标识,张贴在班级醒目位置,形成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
活动后,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幼儿游戏专注度提升,活动秩序井然。教师乘势引导幼儿将“轻声”习惯延伸至生活,围绕医院、高铁、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共同探讨相应的文明用声规范。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在不同的场合都需要注意控制音量,尊重他人。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不仅养成文明用声习惯,强化尊重他人的意识,还在实践中锻炼了观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园生活化教育提供了有益参考。未来,淄川区杜坡山幼儿园将持续深化此类生活化主题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进一步引导幼儿将文明用声习惯融入成长的每一处细节,让“轻声”成为文明素养的生动体现。(王姿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