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郯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秉承“微处见真章,服务显精致”的服务理念,切实提升交易现场管理水平,全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平台建设,助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质效得到明显提升。2024年以来,共完成交易项目228项,实际成交金额32.7亿元。
一、监管工作持续细化,交易环境有序规范。
为营造公平的交易市场环境,郯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建立健全现场监管机制、加强在线监督力度等,确保交易活动公平公正高效开展。强化行业监管责任落实,召集各监管部门培训,了解在线监管平台和电子开评标系统如何应用视频会议等数字化手段。对各方交易主体的评标活动进行实时检测预警,发挥监管平台综合监督作用,切实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形成监管工作的有力抓手,使各行业监管部门足不出户即可对交易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监管。线上监管系统和线下综合监管结合,实现了对交易过程重要时间节点和具体环节进行在线实时调度和违规行为纠治处理,维护了投标人的合法权利。
二、惠企政策落实落细,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对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应急项目设立“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加快办理时限,确保各类项目能够及时高效地完成交易,为全县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靠前服务及时提醒督办,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包括政策咨询、风险提醒、业务指导、全程帮办等,以避免市场主体因工作失误而造成时间浪费。2024年以来已保障山东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0KV变电站建筑工程、205国道(改线)安置房建设项目等14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招投标。全年完成建设工程成交74个项目,实施减免投标保证金政策为382家企业节约7300万余元投标担保费用。
三、现场服务从细着力,平台保障不断完善。
中心对现有场所不断进行细致规划,更新网络设施保障开评标过程的网络畅通,便于保存主副场评标席位的音视频、录屏等监控数据。手机存放柜升级为手机存放充电柜,可以满足所有手机型号充电需求。在每个评标机位均张贴《郯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线评标服务流程图》,对专家在线评标的主要流程、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说明,加强评标过程的引导,提升评标专家独立在线实际操作能力。从“细”着力,从“微”着手,以交易主体视角看问题,建立健全线上线下统一、渠道畅通、及时高效的交易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协调解决市场主体在交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市场主体的用户体验与满意度。
四、模式深化细化,交易活动更加公平。
中心根据省市关于多点分散评标和招标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等工作要求,细化“远程异地+分散式”评标模式,营造公平公正交易环境。统筹规划现有场地,规范管理评标现场,确保评标活动开展时仅限评标专家及监管人员在场,代理机构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评标室,通过空间隔离、人员分散,使同一项目的部分评审专家互不见面、甲方专家代表单独工位、代理机构人员退出评标室与专家物理隔离、其他县区专家共同完成评审,实现了同一标室内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不同类型项目的立体穿插式进行,有效规避了部分评标专家发表倾向性、诱导性言论而产生的不客观、不公正评标风险,阻断评标专家间的“悄悄话”,提升评标室使用效率的同时,保障专家独立客观评审。
郯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对标省市先进做法,积极构建标准化交易场所,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得到深度拓展,平台保障全市各类项目交易能力显著提升。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常态化完善多点分散远程异地评标,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现场管理,规范招标代理机构工作人员进场交易行为,提升在线智慧化监管水平,确保评标专家独立、公正地开展评标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