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之“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3年9月月度人物候选人网上评议环节正式启动。经广大群众热情推荐线索、各省(区、市)卫生健康委认真审核报送,2023年9月共有46位候选人接受点赞评议。
德州市立医院院长助理、内六科主任、主任医师常洪山入围中国好医生候选人,是德州唯一候选人!
常洪山
38载扎根一线,做医患的“定海神针”
常洪山,男,汉族,1964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德州市立医院内六科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1996年,被授予“山东省青年文明医务工作者”;2001年,被授予“山东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服务标兵”;2007年,被授予“山东省医院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被授予“全省中医工作先进个人”并记个人三等功。
对成为一名好医生的执着
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
常洪山在医院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一步一个脚印,从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一心为民,始终坚守医者仁心,深受同事和患者的信任。同事这样评价他:“常主任是我们医患心中的‘定海神针’,有他在,再紧急的状况、再困难的手术,我们都不怕。”有患者这样评价他:“常大夫医术高超,细致周到,沟通能力强,不仅缓解了我的病情,还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
1985年7月,常洪山从济宁医学院毕业后就做了一名临床医生。2009年,常洪山被任命为德城区卫生局副局长。人虽离开了医院,但那些老患者并没有忘记他,常去医院询问他的去向,还有的人直接打电话找到他问:“常大夫,您去哪里了,在哪个医院坐诊呢?我们怎么找不到你了。”“常大夫,你啥时候回院里啊?”患者热切的问候与期盼打动了他,因着治病救人的那份热爱与初心,他作出一个决定:辞去副局长职务,回到医院做一名普通医生。经党组织同意,终于他又回到医院、回到久违的患者身边,常洪山说:“我终于明白,对成为一名好医生的执着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
为了患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这是常洪山经常告诫团队同事的话。常洪山在业务上勤于学习,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他带领的团队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标准化治疗、脑出血患者的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在全市首家引进脑血管病康复治疗设备,开展了脑血管病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身在基层的他不断学习进取,到北京宣武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用自己所学一次又一次让患者转危为安,他在抢救病人时有敏锐的判断和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对从事专业的准确把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常洪山的两项科研课题分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发表著作4部,在省级以上专业性杂志发表论文14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常洪山重视科室人才梯队建设,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科室医护人员查房、病例讨论、共同提高,科室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
“从穿上白大褂那天起,就意味着奉献”
从医38年,常洪山始终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坚持做到认真检查、详细解说、谨慎施诊,同时注重医患沟通,在为病人看病时、时刻关注病人的心理变化。
有一次,德州市陵城区一位62岁的男性患者李某以精神异常起病,先后辗转到两家三级医院均未明确诊断,他接诊患者时详细追问了病史,发现有癫痫部分性发作,并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及时做了腰穿及影像学检查,最终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逐渐恢复了健康。
还有一次,86岁高龄的王大爷被诊断为脑干梗死、重度心衰、心房颤动、肺部感染,常洪山接到急救信息,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细化抢救措施和治疗方案,为了便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放心不下的常洪山吃住在病房,日夜守护在病人身边,半个月没有回家。终于王大爷转危为安,顺利康复出院。
常洪山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认真履行作为医生的神圣职责。在他的时间表上,没有白天、夜晚之分,没有工作日、休息日之别。每年由他亲手救治的危重病人不计其数,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常说:“为了更多患者家庭的团圆,从穿上白大衣那天起,就意味着奉献”。
扫描下方二维码,一起为德州唯一的候选人常洪山点赞!活动将持续到2023年9月30日,每位网友每天可点赞一次。勾选后在最下方填写验证码即可提交。
感谢您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