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政策指引下,邹城市公益医疗领域涌现出创新实践典型。作为邹城市飙见领航医疗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人,许克飙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基层医疗服务提升路径,通过搭建省级专家资源对接平台、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等务实举措,为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精准对接需求 打造"家门口"诊疗平台
针对邹城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该中心于2月23日联合大束街道第一书记工作队,促成山东省立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走进乡镇卫生院。此次涵盖心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的义诊活动采用"省医专家+本地医生"协同诊疗模式,通过现场带教、病例研讨等方式,不仅为300余名群众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更同步提升了基层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现场一位老年患者表示:"不用跑济南就能让省里专家看病,还教会我们怎么保养,这样的活动真是送到心坎上。"

建立技术帮扶长效机制 筑牢基层医疗根基
在深化医联体合作方面,该中心与山东省卫生健康领军科创团队徐潮教授团队达成公益性技术合作协议,开创"零费用、纯技术"帮扶模式。根据协议,省级专家团队每季度开展至少2次疑难病例免费线上会诊,全程杜绝商业推广行为,确保技术支持的纯粹性。邹城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种"云端牵手"模式已让20余例复杂病例获得精准诊疗方案,有效破解了基层"看大病难"问题,成为县域医疗能力提升的"加速器"。

聚焦特殊群体 织密健康保障网络
在推动医疗服务均等化进程中,该团队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需求。计划联合社区组织、公益机构建立"动态需求数据库",针对贫困家庭、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推出"三上门"服务——上门健康评估、上门用药指导、上门康复护理,并配套医疗救助绿色通道。首期试点将覆盖3个街道的500个重点家庭,通过建立"一人一档案"的精准帮扶机制,让公益医疗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从"单次活动"到"系统工程"的转型探索
不同于传统义诊的碎片化服务,该中心正着力构建"筛查-诊疗-随访-健康管理"全链条服务体系。除了每月一次的省级专家坐诊,还同步推进基层医生培训计划,已建立3个专科指导微信群,实现日常诊疗问题的实时响应。许克飙在采访中表示:"我们的目标不是做几场活动,而是打造可持续的资源下沉平台,让优质医疗服务像‘自来水’一样稳定可及。"

当前,邹城的公益医疗实践正成为县域医改的生动注脚。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协同、专业团队支撑的多方合作模式,不仅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红利,更探索出一条社会资本参与基层医疗服务的可行路径。随着常态化帮扶机制的逐步完善,这幅"健康邹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为同类地区提供着可复制的公益医疗发展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