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以群众关切为导向,提升便民服务环境。在10个城市便民社区,5个农村便民社区,41个村级服务中心,高标准配备互联网系统、液晶显示屏、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高拍仪、评价器等一系列电子设备,立足现有基础设施和空间进行“微改造”和“软升级”,提升多功能活动室,做实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二是注重便民服务分类,提升业务效率。各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按照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统一规范大厅标识标牌,设置特殊群体办事通道,划分爱心专座区、咨询导办区、业务受理区等6个功能区,为群众提供自主申报需要的网络、电脑等设备设施。
三是强化网格功效,做好便民服务。不断优化网格治理体系,划分124个生产网格、148个生活网格,全面走访本网格内居民,采集网格内人口、家庭、房屋、单位、设施、场所等10类基础信息,利用15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点,不断优化服务机制,变“被动服务”为“上门服务”,其中9个站点被评为标准型站点,占比60%。今年以来,通过为群众提供工作日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服务居民900余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