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板泉镇武阳街村的“银发共富工坊”里,数十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边拉呱边编织柳编工艺品。老人们动作娴熟地将柳条来回折叠,不一会儿,一个个精美的五角星柳编半成品就整齐地排列在工作台上。合作企业将这些产品统一回收再加工后销售,老人按件计酬,每月可获得数百元不等的收入。
“这个柳编加工项目门槛低、易上手,我们党支部专门成立了‘银发共富工坊’,有空闲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武阳街党支部书记王元自豪地说。该“银发共富工坊”通过链接当地柳编资源,组织老人参与简易手工制作,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又为他们创造了增收渠道,成为板泉镇探索“银发共富”的生动实践。“这个柳编加工活非常好干,一学就会,以前在家闲着没事干,现在在‘银发共富工坊’里既能和老伙计聊天,又能赚点零花钱,心里特别踏实。”正在忙着编柳编工艺品的老人高兴地说。
下一步,板泉镇继续积极探索手工经济、特色经济、庭院经济多种增收模式,推动老年群体“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李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