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岭泉镇龙窝工艺共富工坊成立于2020年,位于淇岔河村,主要生产收纳盒、收纳箱,产品出口至欧美等多个国家,这个工坊不仅为当地的闲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还进一步推动了村庄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了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双增长”。
走进工坊,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忙碌地粘着收纳盒,2分钟就可完成一件,她们手法熟练,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据工坊负责人介绍,这里的工人大多是村里的妇女和老人,她们因为年龄大或需要照顾家庭而无法外出打工。现在,有了龙窝工艺共富工坊,她们可以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工坊每年吸纳闲余劳动力就业60人,人均月增收达到3000元,促进村集体增收6万元,这对于村里的妇女和老人来说,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对于整个村庄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龙窝工艺共富工坊的成功,离不开岭泉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近年来,岭泉镇通过盘活特色农业、做强第二产业、传承非遗等举措,探索实行了“1+3+N”的共富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以党建为核心引领,以村集体、企业、农民三方合作主体为纽带,整合了土地、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多种发展资源,推动了农村共富与产业发展的共促共融。
龙窝工艺共富工坊正是这一模式下的典型代表。它不仅利用了当地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还依托了山东龙窝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实现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同时,工坊还通过线下展示和线上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将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有名的特产真正转化为了品牌经济。截至目前,岭泉镇共有各类“共富工坊”30余家,为周围970余名群众提供就业,有效带动了群众和村集体的双增收。这些工坊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为乡村共同富裕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展望未来,岭泉镇将继续推进共富工坊的建设和完善,为更多的农户和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将进一步发挥龙窝工艺共富工坊等特色工坊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乡村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促进乡村共富之路越走越远。(通讯员 于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