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大棚预计8月底完工,主要种植茄果类蔬菜,预计年销售额120万元,可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8月11日,沂源县大张庄镇房家圈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宋作鑫带领记者来到建设现场,烈日下,工人们正麻利地对刚安装的蔬菜大棚钢结构件进行紧固,豆大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滑落。另一旁已建成的大棚里,几位农妇忙着打理茄苗,茁壮的秧苗沿着吊线向上蹿升。
“咱们这个项目占地100亩,利用上级衔接资金750万元,建成冬暖大棚7座、春秋棚15座,还盘活了原有连栋大棚1座。”宋作鑫介绍,大棚将引进有经验的公司运营管理,采用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升蔬菜单位面积产量与品质,预计实现棚区亩均效益增收30%以上。
农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沂源县实施“产业兴镇、农业强镇”战略,坚定不移兴产业、优环境、促增收,聚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力高水平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在大张庄镇,千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成功招引培育,镇级园区社会化服务公司正探索筹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今年以来,大张庄镇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抓经济运行、抓项目投建、重农业发展、盯安全稳定,不断壮大镇域经济实力。”大张庄镇党委书记张庆胜表示,今年2月份,镇上出台《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明确以“农业强镇”为重点,扎实推进“北菜南移”战略,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4处现代农业蔬菜基地、高锶高标准示范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周边22个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提升。
“在项目谋划和建设中,我们首先要算好‘经济账’。”张庆胜说,4处蔬菜基地项目从设计、施工、监理到土地流转、项目融资利息等,都做了详细预算,确保制定最优运营方案,保障项目建得成、用得好。他指着不远处重新启用的连栋大棚介绍:“我们通过优化换气结构、更换遮阳帘等方式改善棚体设计,彻底解决了因原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运营成本偏高问题,种植效益将大幅提高。”
此外,现代农业蔬菜基地和高锶高标准示范园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释放规模品牌效应。大张庄镇有着悠久的蔬菜种植传统,其生产的西红柿、草莓曾获绿色食品A级认证,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获评“最受欢迎产品奖”,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启用,将持续擦亮大张庄镇富锶、富硒蔬菜品牌。
据介绍,在创新收益模式方面,产业园可实现订单农业有“订金”、土地流转有“租金”、合作分红有“股金”,推动村、民、企三方增收。同时,围绕果蔬种植衍生出种植、分拣、包装、运输等配套岗位,可带动26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和效益分红。而10家农业企业“合伙人”的加盟,更将构建起集育苗、种植、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于一体的果蔬产业链条,持续提升当地果蔬产业质量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聚焦标准化、品牌化园区运营,大张庄镇将以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产业化为抓手,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业“合伙人”合作模式,积极争取果品、中草药深加工项目落地,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同时,全速推进“红色南岩”市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聚力攻坚桃、蔬菜、康养及流通体系建设等四大产业,让产业发展红利更多惠及群众,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