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持续的高温天气给户外一线工作人员带来了严峻挑战。为切实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莒南县鸡龙河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贴心且有效的保护措施。
一、合理调整工作时间
鸡龙河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依据每日气温情况,灵活且合理地调整户外一线工作人员的作业时间。在气温最为酷热的时段,即每日11:00 - 15:00,安排工作人员暂停户外作业,避开高温峰值。同时,实行错时工作制,将部分工作提前至清晨或推迟到傍晚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通过这种错峰工作模式,有效减少工作人员在高温环境下的暴露时长,降低中暑风险。
二、充足供应防暑物资
在湿地公园内各个班组的工作站点,均配备了充足的防暑物资。定期为一线户外工作人员发放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药品,确保在出现中暑先兆时能够及时应对。同时,每天定时供应绿豆汤等解暑饮品,利用巡逻四轮电动车,安排专人将饮品送至每处户外工作站点的人员手中。补充因大量出汗而流失水分的同时,帮助工作人员消暑降温。
三、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组织针对夏季高温天气的专项安全培训,提高户外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培训内容包括高温中暑的症状识别、预防方法以及中暑后的急救措施等。同时,利用周例会、每日早点名等多种形式,提醒户外工作人员了解高温天气下作业的注意事项,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感到不适及时休息。
四、强化应急救援保障
制定完善的高温天气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确保在接到户外工作人员中暑或身体不适报告后,能迅速响应并采取救援措施。与附近医院建立紧急联络机制,开辟就医绿色通道,确保中暑或受伤的保洁人员能及时得到专业治疗。同时,为保安、保洁、园林绿化等各个班组配备具有定位功能的对讲机,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与中心取得联系。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莒南县鸡龙河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为高温天气下的户外一线工作人员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保护屏障,让他们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坚守岗位,为湿地公园的正常运转和游客的游览体验保驾护航。(赵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