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州市弥河镇上院村,有三棵粗壮的古槐树,树龄最长的约900年,这棵古槐曾入选“潍坊市民喜爱的十大最美古树名木”名单。三棵古槐就像是三位长者,数百年来守望着村庄的发展。5月10日,记者走进上院村,听村民讲述古槐的故事。
立夏时节,万物并秀,上院村这个古村落显得更加富有朝气。沿着村里的小路西行,在村西头有一座修真宫,背靠山岭,树木繁多,门前有一条小溪,山水相映成趣,宛如“世外桃源”,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露营、野餐。在修真宫门前矗立着一棵古槐,树干向南倾斜着。古槐上挂着的牌子显示,这棵古槐已有约300年树龄,86岁的村民张泉勇从小就在古槐下玩耍,如今也经常来树下闲坐。
“古槐前这座道观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赵匡胤曾在这里养伤。”小时候,张泉勇经常在这棵古槐下听族内老人讲赵匡胤的故事。据传,早在宋朝建立前,赵匡胤率兵征战,来到临朐县齐长城穆陵关,遇到守关将军韩通据险抵抗。赵匡胤与韩通激战,打了败仗,损兵折将。兵败后,赵匡胤骑马出逃,因伤势过重,路过修真宫时昏倒在地,幸得道观内老道长相救。赵匡胤称帝后,为报答老道长的救命之恩,赐道长“一望之地”,并赐名“养老园”。随着“养老园”的人口不断增多,逐渐分成两个村,地势高的村落就是今天的上院村,地势低一些的村落则是相邻的下院村。
在上院村一条巷子里,还有两棵古槐,东侧古槐树龄约900年,是青州古槐之最,曾入选“潍坊市民喜爱的十大最美古树名木”名单;西侧古槐树龄约350年,两棵古槐东西相望,虽树干斑驳,但仍枝繁叶茂。“东边这棵古槐的故事比较多,相传这棵古槐曾在聂氏‘翰林院’门口,人人都称老槐树下的‘聂家’。”张泉勇说。
“古槐生长最茂盛的时候,树枝一直延伸到‘翰林院’中。”74岁的村民聂孝成说。“翰林院”是村民对聂氏家族祖宅的惯称,因为清代在此居住的聂庄曾任翰林院检讨,村中百姓将聂家宅院叫做“翰林院”。其实,“翰林院”分东、西宅院,西宅院归属清代“明经进士”聂克勤,东宅院归属翰林院检讨聂庄。聂庄是聂氏十六世孙,号敬轩,生于1808年,出身名门世家,自幼聪明好学,文采出众,无奈家道中落,以教书行医为业。清同治九年(1870年)得以入试,一举成名,皇帝感其高龄尚有如此进取之志,钦赐举人,1871年授翰林院检讨之职。
“听家里的老人讲,聂庄做官前在村里教书,经常带着孩子们在这棵老槐树下摇头晃脑地背书。”聂孝成说。如今聂氏族人历尽沧桑,散居各地,继续传承着聂氏家族的进取精神,上院村“翰林院”被拆除后,聂氏后人仍住在古槐四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棵老槐树数百年来任风吹雨打,一直坚守在村里,见证村庄的发展变化。上院村党支部书记马光辉说,近年来,上院村将三棵老槐树保护起来,分别安装了护栏,安排专人管理,定期浇水、喷药,确保老槐树生长旺盛。
记者注意到,古槐树枝上挂着很多祈求平安的红布条。原来,每逢佳节,就会有很多人来到古槐下祈福。“这三棵古槐已经成为村里的地标,受到村民的敬仰,每年农历‘三月三’‘九月九’等日子,就会有很多人前来参拜祈福。”马光辉说。
来源:潍坊晚报 记者 刘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