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造名师培养新样态。高效落实《名师培养工程管理办法》,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建立了学校“名师工作室”,对名师工作室进行授牌、挂牌,举行启动仪式,打造名师共同体。工作室积极制订《工作室规章制度》《工作室职责》《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成员职责》等制度,组织工作室成员定期开展学科教研、名师论坛、沙龙研讨、名师示范课等活动。完善工作室考核制度,从规范总结、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教研指导、成果提升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初步建设起校内标杆性名师工作室教学基地、名师发展示范中心,增强了名师的工作成就感、获得感。启动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名师作为项目主持人,组建项目研究研发团队,各团队定期开展项目认领、中期交流、问题反馈、终期展示等活动,聚焦项目研究,营造起浓厚的教研氛围,带动骨干教师成长为名师。
二是谋划青年教师成长新路径。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培训,引领青年教师学习学校精神,快速接受学校文化,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确定好自我发展定位和个性化教师层级发展目标。建立青年教师发展机制,对接全市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制订《青年教师培训指南》,启动师徒结对活动,有序开展“学科教学模式构建”“预约教研”“基本功达标”“说课大赛”“好课堂大赛”“精品课堂评选”等活动,增加议课、研课频率,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开辟教学新思路,做好校本教研,每学科、每学年至少培养1-2个拔尖人才,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同时通过集体备课、推门听课、细化单元达标、加强备课组长队伍建设、一日一督查、做好年度考核等措施狠抓青年教师常规落实,营造起良好的创先争优氛围。
三是赋予教师发展新动力。制定并实施《课堂教学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本校教学智能化培训团队,分学段、分学科制订培训方案,使用学乐云等平台,对老中青教师开展“订单式”全员培训服务工作,增强培训精准度,实现课堂教学智能化,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学工具的能力。建立学校慕课、微课制作中心,完成校级精品在线课程的拍摄、制作,进行全校共享。开展校级“优质智能课堂”“课堂教学智能化标兵”等评选活动,培养在县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专家。(通讯员 陈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