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造评价驱动新引擎,科学制定评价细则。以学校课程建设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为基础,围绕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制定了18项具体化、可量化的指标,对学生活动时间、行为表现活动效果等进行全方位评价。并在广泛征求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人士意见后,分学部制定评价细则,对教师、学生及家长开展专题宣传培训,做到评价工作标准化、流程化、智能化管理。
二是构建评价发展新势能,高效运用评价反馈。开发学生成长记录体系与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对学生成长记录实施常态化管理。在评价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客观记录体现综合素质的具体活动和典型事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进行公示,经班级评价小组审核,通过个人自评、学生互评、评价小组评定确定等级后存档,并以政务校务公开为依托,成立校园监督委员会,定期对档案材料真实性进行抽查。
三是赋能评价应用新生态,突出育人为本核心。突出育人为本核心,开发校本课程,发挥教师专业优势,打破年级和班级界限,打造文学社团、篮球联盟、合唱社团、摄影协会等10余个学生社团,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广泛开展社团活动、节日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依托项目化学习,为学生搭建兴趣交流的平台,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蓝本,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运用正确的评价导向激励学生,优化学生成长路径,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通讯员 朱秀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