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安庄中学深入挖掘教育题材,整合教育资源,做好“四个结合”文章,有效提升全体师生传统文化素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建校园落地生根。
一是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载体。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基础性作用,坚持将经典诵读有机地融入到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将《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作为学生必读书目,固定时间分年级分章节诵读,不断夯实学生传统文化基础。在日常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展示作为每周“风采展示”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古诗文朗诵、古装情景剧、古风吟唱等形式,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综合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二是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结合,发扬本地特色。充分发掘文化资源,抽调优秀教师组建校本课程开发攻关小组,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访谈、资料查阅等多种途径,历时一年多编制出《有趣的甲骨文》《刘勰文化》等校本课程教材,按由浅入深的顺序对甲骨文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全面解读,提升各学段学生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特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拓宽教育渠道。将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精心打造“书法在线课堂”,在日常书法课的基础上,由专业书法教师录制书法教学微视频,通过抖音、微信等多种渠道推送给家长,讲解汉字文化,指导书写要点,发挥家长监督作用,提升书法练习有效性和趣味性。开展“每日一练”“翰墨书香”作品展览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提升学生书法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定期组织开展“家长讲堂”,邀请本校家长为学生讲授象棋、书法、甲骨文等传统文化,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层次教育体系。
四是传统文化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深化教育内涵。依托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实地走访、观看教育片、“我听爷爷讲故事”等形式,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先进事迹,通过博古通今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珍惜当前发展成果,形成求实、奋进、创新的学风。(通讯员 陈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