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整体规划。依托学校承接的国家级教研课题《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倡导师生全员参与。根据学校实际和各年级语文教学特点,制定各年级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诵读的具体内容,严格遵循“四不”要求,即不硬性灌输、不急功近利、不统一要求,不成为学生课业负担。在具体实践中,做到时间、地点“两个到位”。采取得力措施,严格落实师生“每日早读”制度,按照“赏读、演读、赛读、研读”等几大序列开展多形式国学实践活动,将读书与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结合起来。
二是搭建平台。规定每日课前10分钟作为法定读书时间,各班可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或朗读、或吟诵、或演讲;还有学生个别背、分组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诵读学习游戏活动。每班每月至少用一节班队课作为读书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经典美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或举行古诗文默写或进行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名人名言征集比赛等活动。将每届艺术节“师生读书成果”——“书经典诗文,画经典美图”作为重要内容。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利用节假日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比赛,写字比赛、征文比赛,诗配画手抄报比赛等,举行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经典阅读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诵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三是完善机制。完善督查机制,把读书学习作为硬指标纳入师生常规检查内容。定期对师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着重检查师生学习是否有计划、有安排,规定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学习是否体现成效。完善考核机制,分类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教师、学生学期考核细则,量化分值,细致考核,有力激活师生学习的“原动力”,不断增加师生学习的“外加力”,达到学有动力与学有压力的互动效应。 (通讯员 朱秀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