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莒县碁山镇第四中学着力构建课后实践训练为认识提升的“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提升心理育人质量。
一是不断整合全校心理健康教育优质师资和资源。学校贴合学生实际研讨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和实施方案,践行教育过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践过程“体验”与“认知”互促进的教育理念,从知识能力评估、困扰问题呈现、自我成长期望,到心理发展自主测评,各类成长性活动的体验和认知领悟,再到课程学习后的改变和期待,为学生的实践体验和认知提升搭建平台。
二是重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促使学生适应新时代性变化与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课程从早期的适应心理、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人格发展等十个章节,到现在的适应与规划、创新心理、异常心理、生命与感恩等十二个章节,课程内容从问题导向,到积极心理取向,从重视问题解决,到注重科普与成长引导,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三是注重育心与育德的聚合发力。课程以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学生作为总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等相结合,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思想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内涵,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开展重走长征路体验分享、理想信念教育等,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帮助学生从知、情、意、行各个层面实现心理素质的整体提升,使育心与育德聚合发力,推动课程建设的内涵提升和特色发展。(通讯员 张德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