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五育并举落到实处,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莒县峤山镇中心初中立足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五大育人功能,立足课程要素,建构了三维劳动课程体系,发挥课程效能,锻造完整的劳动教育育人体系。
一是贯通育人,“三维度”规划设置课程。该校坚持学校人立意,规划了“种植、园艺、手工、科技制作、室内装饰、非遗传承”及校园卫生、环境保护、绿化美化、日常管理为主体的校园参与课程;坚持家庭人立意,规划了“自我空间、公共卫生、孝老敬亲、家庭养植、家庭美化、大厨风采、家庭采购员”七大家庭主人课程;坚持社会人立意,规划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为主体的社区社会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课程体系中,实现着劳动教育推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要素分解,“多维度”统筹课程实施。该校在建构基于全人发展的劳动课程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课时、师资、资源等要素进行优化统筹。其中,立足课时,遵循每周1课时标准,坚持因时而宜、因地制宜及每月4课时的总量原则,统筹“周常态课”与“集中活动”课时,实现了课时的灵活调配与总量保障;立足师资,优先保障正常开课,力求课程质量的原则下,遴选专兼职劳动课任教师,同时根据课程需要倡导课任教师自主聘请劳动教育助教,做到“专兼职教师”与“聘请助教”的有机融合;立足资源,面对资源的多元与差异,坚持基于劳动主题、活动形式及活动场域,采取学校配置与自主准备相结合,教师准备与学生自备相结合,学校提供与家庭配备相融合,让充足、适切的劳动课程资源落到实处。
三是学践融合,“三结构”深化课程效能。劳动课通常需要多种资源的提前准备与融入,以个人、多人或集体共同参与,以一定时长或相应周期的持续来实现。它呈现开放、动态、多元、融合的特征,同时又需要有结构、有梯度、成体系的一个系统的大课堂。为此,该校紧紧围绕劳动准备、劳动开展与劳动成效三个维度,提出并建构指导准备环节(或指导准备课)、劳动实践环节(或劳动实践课)、汇报评价环节(或汇报评价课)为一体的劳动课堂“三结构”(亦称一体化的劳动三课型),让每一个主题的劳动得到完整与有效实施,成全着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与劳动习惯的全维达成。(通讯员 田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