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弘扬老一辈革命家光荣传统,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心向党三下乡实践服务队于2023年7月21日至7月22日先后前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和沂蒙革命纪念馆展了为期两天的研究学习。
“青山有幸埋忠骨,铭记历史祭英魂。”团队首先来到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天气尚未放晴,夏日微风裹挟着蝉声向我们袭来,踏入园中,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坛子里的鲜花百般娇艳,坛周的景色静谧而沉重,悲痛沉重的情绪不禁在胸中酝酿。
步入园中,气势恢宏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几个金光大字在阳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似革命先烈们的勋章般富有荣光。望着匾上的“华东革命烈士”六个鎏金大字的我突然意识到:“这简单几个字的背后乃代表着的是千千万万个为新中国的解放,奔赴战场,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不过18岁,恰是和我一样朝气蓬勃如花般的年华。”想到了这里一种从未有过的崇高的敬意从心中油然而生。
队员于烈士陵园门前进行合影留念
沿中轴线行进,穿过恢弘的陵园大门,我们来到了宏伟壮观的革命烈士纪念塔。高耸入云的革命纪念塔似一位位革命烈士挺拔的身姿昂首挺立于天地之间。塔身正面“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笔法遒劲的贴金大字为毛泽东主席亲笔手书,塔身上饰有英雄像浮雕10尊。队员们齐头仰望着碑上镌刻下的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与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仿佛置身于工农兵青妇支前拥军、站岗生产、参军参战、支援战争的场景之中,深刻体会到了:战争是人民的战争,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随后队员们来到了英烈事迹展示厅和烈士公墓。在展示厅里,烈士们谱写的一部部英勇悲壮的历史篇章震撼着我的心灵。革命烈士公墓,呈立体“山”字形构筑,寓意人民江山稳固,是将建园初期散葬在园内的19位有名烈士及18位无名烈士,集中安葬在一起。队员在此庄严宣誓,誓要传承英烈精神,将敬意转化为前进动力。
“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在这片红色热地上代代相传,书写着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追寻“红嫂”足迹,,医心向党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了沂蒙红嫂纪念馆,一起探寻沂蒙精神蕴藏的深刻含义。
踏在石块砌成的小道上,道旁磨盘和农具仿佛把我们带回了一段小推车推出的历史,在那段光辉岁月中,妇女们刚结束一天劳累俯在煤油灯下编织的草鞋被一双双送往前线。爱党爱军、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红嫂”精神在沂蒙山水间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步入馆中,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胡玉萍……一位位鲜活的身影出现在队员的眼前,他们的光辉事迹,化作了漫天的耀眼的繁星,战争年代的沂蒙,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沂蒙红色热土上的军民鱼水情。
队员于红嫂纪念馆内进行合影
在馆中,队员们毫不吝啬地相互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相关背景知识,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人物故事还原,一起感受这份纯朴的红嫂精神。通过队员的细心讲解我了解到:红嫂原型明德英展室主要展现抗战时期农家哑妇明德英,在八路军战士生命垂危的时刻,冲破了封建观念的束缚,做出的乳汁相救的大爱壮举。王换于办起了战时托儿所,使40多名战士子女在王换于及其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红嫂无私、感人肺腑事迹无不让人潸然泪下。
队员相互讲解馆内故事,追寻红嫂足迹
在红嫂纪念馆研学结束后,队员之间集中分享了自身对于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感悟。队员们一致表示,这次沂蒙“红嫂纪念馆”研学活动,既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更是一次思想上的政治洗礼,自身深深意识到了当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收获了沂蒙精神的震撼与感动,更加坚定了勇担时代重任,始终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站在最前线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