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农耕文化,增强学生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意识,11月26日,定陶区马集镇费庄小学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课——“五谷贴画”手工制作活动。在辅导员聂红丽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通过识五谷、贴五谷、讲粮食故事等方式,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劳动创造的价值。
活动中,孩子们首先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的方式,仔细观察并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类粮食,了解其外形特征与名称来源。聂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五谷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引导大家体会“一粒米”背后所蕴含的辛勤劳动。
在“巧手贴画”环节,队员们以各类谷物为材料,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将平凡的豆子、米粒变成一幅幅生动质朴的画作。从“禾下乘凉梦”到“天下粮仓”,孩子们在指尖艺术中感受自然馈赠的美好,也在实践中锻炼了专注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课程还融合了德育内容,通过共读袁隆平爷爷的绘本故事,学生们了解到他“让所有人不再挨饿”的伟大梦想与一生奋斗的历程。孩子们在感动中加深了对粮食的敬畏,也进一步理解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刻含义。
此次活动将劳动教育、艺术创作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不仅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增强了节约意识和协作精神,也为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注入了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