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为引领,围绕新区产业结构,着力从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社会管理、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强标准化理念传播,推动标准化体系建设,创新标准化管理模式,服务新区企业发展。
眼下,在位于大村镇的青岛绿色家园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农产品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着加工“十里蜜薯红薯干”,这款看似普通的红薯干,一年加工量就在3000吨,一盒250克的红薯干零售价在30元,主要销往北上广等大型城市。据青岛绿色家园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江富介绍:“仅这一款产品,我们现在一年的销售额度在1800万,在实施标准化以前,我们一般在四百万到五百万,翻了接近三倍。”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7年,地处农业特色明显的大村镇,企业自成立以来,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逐步显现出农户出售的农产品生产标准不统一、生产管理过程不规范、缺乏健全科学的流通平台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了农产品附加值低、工作效率低、成本浪费大,企业发展陷入瓶颈。宋江富说:“大部分工艺和流程的操作主要靠经验和感觉,虽然大体上出不了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在产品的质量和一些细节、精细效果上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这个色泽了,口感了,所以说客户对我们的产品质量老是上下浮动、不稳定,还是有很多怨言的。”
如何改变现状,让客户满意,就在宋江富一筹莫展时,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送来了政策大礼包。宋江富介绍:“我们经过深入地了解,太符合我们公司目前发展的需求了,我们非常兴奋、也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这个项目的实施中来。”
2018年,区市场监管局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的困难,根据农产品流通服务实际需求初步制定了有效的标准体系,并帮助企业成功申报了2018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青岛绿色家园功能型农产品流通服务标准化试点。
青岛绿色家园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潘慧说:“2019年初开始启动标准化建设,综合产业动态、市场前景以及客户需求,编制了一套非常完善的标准体系,主要围绕以农产品流通为核心,包括农产品的种植、储藏、收购、流通等各个环节。”
在区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企业建立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服务提供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四个标准体系,覆盖公司经营的整个过程,实现了绿色家园功能型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各项服务达到全覆盖、制度化、精细化、长效化和常态化水平。宋江富说:“我们在原料供应上,从种苗的供应,从肥料的实施,田间管理上,在加工环节上,实施标准化管理,统一包装分拣、销售,这样我们的质量非常稳定,不仅仅降低了我们的成本,产品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目前的客户认可度也非常高。”
得益于标准化建设,2020年企业实现交易实物量5万吨,实现营业额1.5亿元。同时,项目辐射带动加工业、物流等产业的发展,人均增收3万元/年,有效提供200余个工作岗位。2020年12月,该试点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成为新区第8个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
目前,新区共创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8个、省级11个,3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9家,项目数量位居全市前列。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科科长张华表示:“我们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从2016年开始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为引领,主要围绕从现代的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指导新区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创建,同时我们引入标准化专业机构,现场进行指导,指导企业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建立科学合理、适用的科学体系,优化整合资源配置规范试点单位管理的模式,提升服务品质,实现企业降本增效。”(记者 刘玉娜 通讯员 李昕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