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下,一片片的水稻生机盎然,黄绿色的稻穗随风摇曳。稻田里的一个个竖立的太阳能板引人注目。
“这个设备相当于一个智能化‘稻草人’,与传统稻田中竖起的稻草人不同,这个设备承担着农田数字采集功能,而且用手机就能监控。”恒业绿洲家庭农场负责人孙波指着稻田里一个个高约2米、自带太阳能板的设备说道。
这个家庭农场位于利津县陈庄镇。“以农田数字采集站和手机端应用为代表的物联网系统是数字化稻田的‘核心武器’之一。”说起设备背后的“秘密”,山东艾米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学诗详细介绍,“数字采集站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和智能摄像头,能实时监测稻田的湿度、温度、土壤肥力、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等数据,还可以持续为稻田拍摄高清视频和照片,这些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终端,经过云计算处理和大数据分析,便可生成稻田的‘体检报告’,农户们通过手机便可随时掌握水稻的健康指数。”
一年多前,山东艾米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是一家由位于陈庄镇的利津华晟与广东艾米混改而成的公司。从开始的300亩数字化示范田,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辐射到县域内的近30家水稻种植大户都加入了数字化平台,现在已经有2万多亩的稻田实现了数字化种植管理。“我们通过数字科技为农业赋能,不仅是改进低利润的农业生产现状,还要推动陈庄镇传统农业向数字化、节水化、生态化发展。”陈庄镇党委副书记宋阳对记者说。
在广阔的农村,科技给传统农业转型注入更多动能。在黄河口大米数字化展厅,通过数字管田平台大界面,可以清楚看到黄河口大米种植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的数据,包括水稻种植区的水土、气候指标,种植土地面积、土壤墒情,每一块田的生长状态、生长周期,病虫害情况,等等,通过持续的种植大数据的监控和积累,进行科学分析,可优化种植管理和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节水节肥、降本增效、增产提质,实现水稻种植的生态化、精准化、高效化。
今年55岁的堐西村党支部书记赵忠华是加入到数字化稻田种植的农户之一,他们村有700亩稻田实现了数字化种植。赵忠华介绍,村党支部领办了合作社,将村里的耕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耕作管理,发展水稻种植,以前种植过程基本是靠肉眼、凭经验,自从参与艾米的数字化农田种植系统,用手机上的艾米管田App就可进行生产管理和数据收集。除了用手机掌握田间水稻情况,农户们还用手机对灌溉、施肥等的过程、时间、用量进行全程数字化记录并上传,形成农产品质量的溯源,提高农产品的价值。“种植管理更科学了,种出来的大米品质更有保障,而且艾米的专业团队还帮我们打响黄河口大米品牌,打开销售渠道,相信销路也会更好。”赵忠华说道。
“关键是质量。”李学诗说,黄河口大米以AI赋能好米为定位,以生产指标的数字化为基础,对农田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种植,精准控制资源利用,生产的大米不仅高品质、可溯源,而且管理成本能减少30%,人力成本压缩一半,让农民轻松种田,预计2—3年内,种植户的收入实现翻一番。
据悉,接下来他们还将给农机装上芯片,农机的位置、数量、是否在使用等,通过终端界面一看就知,可实现科学调度减少浪费,让农机设备的社会化服务更高效。
数字化科技的加持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整合种植、包装、品牌、市场,农业正在走出传统模式,以更现代化的面貌迎接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