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费县东蒙镇万余亩山楂喜获丰收,红玛瑙般的山楂挂满枝头,一串串红艳艳的山楂迎风摇曳,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鲜艳。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穿梭在山楂树下,争相品尝这丰收的喜悦。
漫山遍野的山楂树硕果累累,一派丰收的景象。一嘟噜、一串串如珠簇拥的山楂,如火红的玛瑙,又似喜庆的灯笼,在绿叶的衬托下煞是好看;在山楂园的深处,一片黄色山楂分外引人注目,犹如宝石蜜蜡,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出屡屡金光,不仅个头很大,而且口感清甜。在山楂园里,随处可以看到果农们采摘、搬运山楂的忙碌身影,田间地头一袋袋装好的山楂也“整装待发”,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东蒙镇明确了“科技管理、科技兴果”的产业发展战略,引进“以枝换果”修剪技术,使所产的山楂个大、色泽鲜艳,生产的商品果率达到95%。同时,实施品牌提升战略,赋予“鲜食山楂”的流行水果概念,真正让山楂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如今,东蒙镇已发展专业种植合作社12个、山楂种植基地14个,种植面积1.5万亩,带动山楂从业2.66万人,年产值12亿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16298元。
东蒙镇注重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格局,同时,注重扶大扶强,依托费县山楂协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现已发展基地订单企业4家,建设500吨冷藏库一座、山楂交易市场一个、年产一万吨山楂罐头加工厂一个。东蒙镇大门山家庭农场负责人聂宗省率先带领村里30个种植大户成立了大门山山楂种植合作社,带领合作社的农民发展山楂深加工产业,将手中的山楂加工成山楂片、山楂糕、山楂果脯、山楂酥、山楂银牙、山楂汁药墩等制品,销往全国各地。其他种植大户也纷纷效仿,相继成立了多家山楂种植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如今,仅东蒙镇全镇入社社员就达1200余户,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今天的东蒙镇大门山、红山前等山楂生产基地,不仅有山楂酒、山楂干、山楂饮料等山楂制品,而且山楂籽也变废为宝,被用来制成坐垫、枕头,“红果果”变成了果农的“金果果”,仅山楂深加工一项,每年给当地农民带来100多万元的收入。
东蒙镇注重在“农旅融合”上做文章,2017年,东蒙镇红山前山楂基地创建成为国家级2A级景区。借助这一生态优势,2018年10月16日,费县第一届山楂节在东蒙镇举办。山楂节以“质量安全、品牌建设、乡村振兴”为主题,以“费县山楂”区域公共品牌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全力提升“费县山楂”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搭建费县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和产业交流中心,促进“费县山楂”提质增效。山楂节上,费县突出从发展规划、提质增效、行业整治、产品开发四个环节入手,组织东蒙镇政府、山楂合作社与8家企业达成了帮扶、供销协议,协议内容涵盖了山楂产业工业化发展、山楂收购、农业机械供销、农药肥料供销等方面,全力把山楂产业做大做强。山楂节后,许多山楂种植大户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东蒙镇太白村村民安长进投资20余万元建起了“响水湾”农家乐,吸引不少来自上海、杭州等地的旅游团和周边县市的游客,前来采摘山楂、品山楂宴、吃农家饭。在安长进的示范引领下,不少村民也纷纷办起了“山里人家农家乐”,建起了“天蒙山庄农家客栈”。据统计,仅今年9月份,该区域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有的村民还将自家山楂地打造成为情侣婚纱照拍摄外景地,一些年轻的山楂种植户还开起了淘宝店、微店,通过网络店铺和微信朋友圈卖山楂,开辟了新的销售通道。
临报融媒记者 罗志强 通讯员 高瑞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