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菜为世人推崇,齐鲁春秋遍地开花,蓬莱味道自是其中少不了的海派故事。当看到老蓬莱菜馆的招牌时就想,老蓬莱到底是个什么味儿?有人说是家乡的味道,也有人说是岁月的清欢,探寻老蓬莱菜馆是寻找老蓬莱的一部分,那里有老街、老宅还有家族传承关于记忆的味道,地道风味不就是淘洗日常点滴,糅合时光后的风味人间吗?
进门已觉活色生香,两排冷鲜柜内整齐码放着秘制海物、酱肉、冰菜,冷柜之上是斜放 30°后方便顾客选取的竹编小篮,香椿、蒜苗以及不知名字的野菜不下 20 种,鲜嫩可见,清清爽爽。与这边“冷静”的食材相比,对面是一个速炒小灶,台子上摆满了鼓状锅具,红彤彤一排,甚是喜庆。
这是一个不需要菜单的点菜区域,感觉像是吃自助餐,客人今天想吃什么,加入哪些食材,用什么配料,跟服务员说一声就完成点菜了。
“老板,特色菜是什么?”这种时候还是交给菜馆里的服务员更合适。“可以来一份传统渔家菜:虾酱鱼饼;焖烧鲽鱼,平时客人点的也很多;“炸香椿”也是我们这一道特色菜。”
老蓬莱味道并不是一家经营鲁菜的饭馆,所以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鲁菜,但是在其百年传承中携带着地域基因,谁又能说这片土地上的寻常餐馆没有被惠及、被覆盖,它们得到卤菜精髓的滋养兀自成溪,源源流向四海八方。
作为中国美食技艺最高的菜系之一,鲁菜以咸香为主,善烹海味。庙堂与江湖在一桌宴席上自有评判,环境、器具、服务都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考量。只是这一餐一饭终究是为了满足人的口腹,即便是家庭厨房也是老蓬莱人祖辈父辈传下来的人生阅历。
当我们在餐桌上探寻老蓬莱的味道之时,一如我们在城市中寻找老蓬莱的存在痕迹。手机导航会标注某条街的具体位置,但它不知道的是府后路、县后路这些带着历史记忆的街道标志是被人们忽略的过往。然而老蓬莱人都知道,这是古登州独具特色的一府三城的市貌格局的遗存。以古代衙门的方位为参照物,由此,府后路因在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而县后路的“县”,则指蓬莱县衙,以此为坐标,定义周围所在。
老蓬莱,地图上没有,需要自己去发现。在这些老街上仍然保留着历史味道的老宅,四合院的格局,屋脊上跷脚,瓦当配花墙,更讲究一些的门楣贴着字画,照壁显露气势。想起林语堂说“水岸有宅,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再看门口那一副红彤彤的对联透露着质朴的浪漫、世外的闲适。
在老蓬莱的寻味之旅是一场味觉的自我觉醒。蓬莱苹果嘎嘣脆,酸甜口感是小时候哭闹的安慰剂;长大后手中的苹果换成红酒杯,口中那一点点苦涩感演变出复杂多变的人生况味,自醉亦是自醒;辣与咸的强烈存在感不仅带来味觉的愉悦和快感,也充满着市场竞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