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里,我邂逅了一位与众不同、内心世界绚烂多彩的女孩——撒哈拉。她的故事,是关于自我发现、自我认同与寻求理解的旅程,是对传统教育框架下“特殊”标签的一次深刻质疑与温柔挑战。
撒哈拉因为父亲的离开而无心学习,不写作业却频繁给父亲写信,在学校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她热爱阅读,拥有当作家的梦想,内心世界丰富而深邃,却因种种原因变得极其内向、孤独、自卑,在标准化的衡量体系下显得格格不入被迫接受“特殊的教育”。撒哈拉在家里写作并在图书馆储物柜里偷偷藏书的情节,正是她独特个性与渴望表达的缩影。这些被藏匿的手稿,不仅是她逃避现实的避难所,更是她内心深处对理解与认可的深切呼求。
深刻思考下,何谓“特殊”呢?我们是否过于拘泥于社会对“标准”与“常规”的盲目崇拜,以至于将那些不符合刻板期待的孩子冠以“特殊”之名,实则是对他们独特个性与天赋的误读与贬低?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各自承载着独特的性格特质、兴趣爱好与生命挑战。有的孩子在学术殿堂步履维艰,有的孩子在社交场合显得格格不入,有的孩子则仅仅只对某一领域展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这些差异并非瑕疵,而是构成个体多样性的瑰宝,是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所在。
与其给孩子冠上“特殊”的名号,更该做的是摒弃偏见,像波迪老师那样,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每一个孩子的真实面貌。那些看似“特殊”的孩子,如学习困难者或性格孤僻者,又或是不喜欢写作业但热爱写作阅读的撒哈拉们,本质上并无异于他人,他们只是需要我们以更加细腻的理解和持久的耐心去探索和扶持,去点亮他们。唯有如此,我们方能揭开他们心灵的面纱,看见他们内心深处蕴藏的光芒。撒哈拉在分析华盛顿故事时展现出的深度思考,展现了她独到的见解和对写作的全新认知:大家都对“故事的真假不重要”难以理解,但撒哈拉却能点出“所以说,如果这个敢作敢为的故事不是真的,那它至少表明了人们真正的渴望一一渴望一种敢作敢为的品德,对吗?”这是她勇于表达真实自我的结果,背后离不开波迪老师的不断鼓励与母亲无声却坚定的支持。
在家里,撒哈拉与妈妈争执后在妈妈看不见的角落停下脚步,抱着膝盖,埋头痛哭,但没过多久,妈妈就赶来从身后紧紧地搂住了撒哈拉,安慰说:“我们俩一起努力,一步一步来,好吗?”这份不需要解释的理解和信任,给了黑暗中的撒哈拉一份恒久的温暖。
学校里,在波迪老师的引导下,日记不再是一项作业,而是变成了一种自我探索和表达的工具,当萨哈拉在日记中鼓起勇气写下“我是作家”这几个字时,她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次勇敢肯定。波迪小姐在批阅时,没有轻视这一看似不切实际的宣言,而是以“我相信你”作为回应。这四个字,字字千钧,并以“作家需要写作”来鼓励撒哈拉表达自己,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更是对萨哈拉自我认同的强烈支持,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肯定,为萨哈拉以及其他所有被贴上“特殊”标签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自信与自我实现的大门。
透过萨拉哈的困境,一定程度上能窥见的所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共性挑战,即社会对统一化、标准化的过度追求对个体差异的忽视与压制。这种片面的评价体系往往仅以分数与表现论英雄,忽视了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世界与个性化需求,导致他们在成长道路上饱受孤独、无助的困扰,自信与自尊受损。撒哈拉是幸运的,她拥有理解她的妈妈,遇见了波迪这样的老师,但现实中还有多少个“小撒哈拉”,仍在等待他们的“波迪”出现呢?我们应当深思:是否真正尊重并珍视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是否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理解与支持?
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对每一个孩子内心世界的深度关切,对其情感需求与个性差异的悉心呵护,帮助他们挖掘兴趣,发挥潜力实现发展,发现并点燃每个孩子内在光芒的过程。这样的教育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更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赋予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信念与力量,使其成长为富有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社会成员。
《特别的女生撒哈拉》是撒哈拉个人成长的记述,更是一份对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启示录,一次心灵的唤醒,它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去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理解、接纳与爱的力量,春风化雨般悄悄滋养着每一颗看似普通却独一无二的心灵。撒哈拉的旅程,是对每个孩子内心潜能的颂歌,也是对成人世界的一次深切呼吁:我们有责任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波迪”,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光,用心去发现他们的不同,守护每一份独特与美好。在这样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孩子都将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特别的女生撒哈拉》因此不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更是对人性光辉与教育真谛的一次深刻致敬。
供稿:浙江外国语学院邹若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