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聚焦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落实省、市科技创新工作部署,推进我市争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组织开展了德州市企业“创新达人”宣讲活动,选树了一大批锐意创新、追求极致、匠心筑梦的企业“创新达人”。
为进一步激发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德州市科技创新策划协会及主流媒体走进企业,走进“创新达人”身边,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创新故事。
胡凯,32岁,入党积极分子,是山东德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名技术经理。
自2014年参加工作起,胡凯便扎根施工一线,从技术员做起,从施工放线学起,向有经验的老师学技术,向先进榜样学品德。先后通过了国家建模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考试。曾获“山东省建筑企业优秀项目经理”、“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个人”、“德州建筑工匠”、“德州市技能标兵”、“德州市建设工程施工BIM技术应用技能竞赛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提出了自己的数字化需求。而要把建筑业的信息数据化,就需要一项关键的技术,这就是BIM,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译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被称为建筑施工管理的未来技术。“我从软件使用学起,到熟练掌握,然后自己一步步摸索,最后总结出一套模型建立与工程量计算的建模标准。”胡凯说。通过学习和总结,他极大提高了建模的速度与质量,为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作为公司BIM技术应用带头人,2016年,集团范围内推广BIM技术应用试点项目,由胡凯协助策划管理的德州市人民医院新病房楼扩建工程项目为山东省BIM应用试点项目。期间,胡凯以“传、帮、带”的形式,组织企业级BIM培训20余场次,将BIM技术的理念、软件操作等在公司层面进行推广,累计为企业培养BIM专业技能人才12人,并取得图学会建模师资格证书,先后带领3个团队参加技能竞赛活动,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3项。其中,胡凯主要负责的乐陵法院审判法庭建设项目于2020年11月在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中荣获“一类成果”,在国家级的专业BIM技术应用竞赛中,有力地发出了德州声音。
建筑施工行业为基础行业,创新的起点与终点都是为了解决施工一线的困点与难点,为施工建设提质增效。胡凯深知,创新是解决施工一线问题和提高施工效率的关键。一次,在公司承建工程的二次结构施工现场,项目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紧张的工期、技术工人的不足以及质量难以保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胡凯对砌筑施工阶段的施工流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他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和施工文献资料,并最终成功研制出一种创新的砌筑铺灰工具,通过配合BIM技术的使用,这一工具可以进行排版砌块的预切割。
这种创新工艺极大简化了传统的施工流程,经过简单培训,施工人员即可掌握铺灰砌筑的新流程。新工具不仅操作简便,不易出差错,而且通过改变传统的砌筑方式及工具的使用,将人工操作对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这一创新成果为项目带来了显著的效果,项目二次结构砌筑施工阶段节省了15天的工期,相比常规施工的项目,砂浆节约了3%,砌块提前策划减少浪费20%以上,成活效果全部合格。通过创新,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材料浪费,更为项目赶工与降耗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人心齐、泰山移”,胡凯始终相信把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才能离成功更近。他坦言,“初次管理一个项目,总是战战兢兢,哪里需要哪里跑,搞得自己疲惫不堪”,然而项目管理成效却并不理想。通过项目历练,胡凯明白,唯有快速转变角色,从一线人员转变成管理人员,才能找准工作方向。作为过来人,胡凯知道成长离不开严训严管,开诚布公、当面沟通就是他选择的方式。在现场,胡凯批评起人来一脸严肃:“施工员经验不足不代表可以马虎了事,项目部的红线就是质量,不过关的一个都不能放过。”工作之余,他关心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生活,尽最大所能去帮助他们。
胡凯在项目管理中积极推广四新技术的应用,并在应用中再总结再创新,形成相应的创新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6项,国家级工法、QC成果10余项。他的成就不仅为他个人赢得了荣誉,也培养了一批施工技术过硬、能力素养一流的技术人员。
“胡凯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勇于担当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工作中都比较积极上进。”德实建筑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树平表示,“德实将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发展理念,注重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研发工作,鼓励参与各类技能竞赛,激励广大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兴企、科技强企之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志存高远,心存感激。“在未来的工作中,会继续保持虚心学习的心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胡凯憧憬道,“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思维观念,树立追求真理和探索未来的决心和勇气,为科创中国贡献德实力量。”(王瑞琼 王月娟 孙心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