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聚焦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落实省、市科技创新工作部署,推进我市争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组织开展了德州市企业“创新达人”宣讲活动,选树了一大批锐意创新、追求极致、匠心筑梦的企业“创新达人”。
为进一步激发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德州市科技创新策划协会及主流媒体走进企业,走进“创新达人”身边,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创新故事。
付文琦,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现任德州财金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技术部副部长。
“悟昨天,贵在总结谋新。奋斗今天,矢志超越革新。拥抱明天,勤于赋能创新。”这是付文琦的创新感悟,也是她始终在坚持的工作理念。或许您想不到,付文琦的“种地”很特殊,种的是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文洛式玻璃温室。在这个巨大的“玻璃房子”里有30多万株西红柿在茁壮成长。与普通西红柿不同的是,他们应用了互联网+、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熊蜂授粉等技术手段,并借助685个传感器,1700多个控制器这些“数据神经”,为西红柿的成长设置温、光、水、气、肥的最优解,使其茎秆最长可达到15米、挂果达到近30穗,产量也是普通温室的3-4倍。正是这些创新科技手段的加持,实现了西红柿口感的“私人订制”,也就是五分甜一分酸的口感,吃过的人们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番茄的味道。现在,每天可以产出西红柿35吨,发往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源源不断供应百姓菜篮子。
创新:“5分甜1分酸”的定制“西红柿”
探索是创新的源泉。其实,世界上每件事都是值得探索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在慢慢一点点探索中形成的。付文琦表示,就比如多问几个为什么,问:“大家喜欢吃什么味道的西红柿?”答:“大家很怀念小时候味道的西红柿”。问:“小时候西红柿味道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答:“小时候西红柿的味道它吃起来酸酸甜甜,汁水饱满,味道特别浓郁”。问:“有多酸?有多甜?汁水有多饱满?怎么样的浓郁程度?”......后来,经过市场群众口味调查,付文琦和同事们发现,大众对于大果番茄的口感糖度范围在4-6,小果的口感范围在7-10,在这个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又通过品种选定以及种植过程中水肥配方精细调整、环境小气候细微调整等技术方法,将番茄口感保持在5分甜1分酸的区间范围,最终“定制”出了西红柿的儿时味儿。当探索过这一连串的问题后,发现答案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开心,不仅是一个充满儿时味道的西红柿“定制”成功了,也意味着,今后不再是西红柿长什么样我们就吃什么样,而是我们想吃什么样的西红柿,就种什么样的西红柿。付文琦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
创新:为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47岁的夏大姐,家住在公司附近的社区,是智慧温室里的植保员。在她家的土棚中也栽种了番茄,她将在公司学习到的植保知识带到家中,栽培出来的番茄产量高、品质好,每次放到集市上都很受欢迎。付文琦表示,这既做到了理论创新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也带动了员工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既在温室种植技术、农事操作技能、园艺调查方法上做到了创新和新技术、新理念的推广,又在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帮助周围农户增收致富。
一叶知林。夏大姐的故事就是企业承担社会职能、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付文琦将相关种植技术培训给温室一线的员工,使他们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工作中,还将学到的种植知识带到自己的家中。
2023年2月,国家发布了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这一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应当以更大的热情、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作为新一代的农民工程师,付文琦将依托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的实践,为德州市创新道路提供良好的基础。未来,将坚持用热爱来抵岁月漫长,用科技创新来解决农业实际问题,让农业产业腾飞插上创新的翅膀。
下一步,付文琦表示,会助力更多的“夏大姐”,让她们个人掌握智慧农业技能,自己致富,带动村民致富,带动企业致富。让我们的农业科学技术,走出大棚,根植更广袤的农村大地,为德州市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奉献“智慧技术”力量。(王瑞琼 孙心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