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7月10日—16日,中国农业大学红日实践小队来到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针对龙廷镇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调研走访。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以这种方式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这既是对先辈的缅怀,又可以加大对龙廷镇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同时还可以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相关知识,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再发展,给予产业发展指导,与时俱进地发展红色旅游。
图1出发前在校门口进行动员
第一站丨掌平洼村
早晨六点,小组成员在第一缕阳光的感召下纷纷起床准备一天的行程。六点半左右,小队成员集合完毕去吃早饭。
在询问当地商户之后,乘公交车前往掌平洼村。在乘车时,突然发现我们没有携带现金,在出租车司机及周边商户的帮助下,我们凑够了零钱。约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掌平洼村。
一入掌洼村,我们就看到了革命史纪念馆和人民食堂。入馆后,我们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革命气息。纪念馆以丰富的历史人物,翔实的文史资料,以及现代化多媒体表现形式。沿着馆里的路线,我们可以看到掌平洼村独特的革命历史。近年来,龙廷镇不断挖掘其独特的红色资源,致力于建设龙廷革命史纪念馆,以承载红色历史记忆、再现革命史实,并借此来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宣传,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史宣传教育的作用。从纪念馆出来后我们沿着左边的岔路,我们进入了掌平洼村。积极开展问卷调查,记录我们看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图2小队成员积极开展问卷调查
掌洼村的环境优美,周围环绕着杏树、李子树,梅子树等。围绕着村子,这里还可以看到奇异的蓝绿色河流。根据当地人所言,该地被称为“无粮村”,村子里靠旅游和种果树为业。这一路上我们看到了木制的健身公园,乡村大舞台,大水壶,螺旋古井等。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螺旋古井。螺旋古井不光外观令人震撼,其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据当地村民所言,掌平洼村党支部书记韩慎元,为改变当时穷山村的落后面貌,带领着村民,寻求各方协助,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靠着掌平洼人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建造出了这口螺旋井。古井精神使小队成员深受震撼。
第二站丨太公裕村
在询问当地村民后,我们沿着村子开始踏上了去往太公峪党史纪念馆的旅程。降雨后的天气又闷又热,顶着烈日,经受着酷暑,我们在村庄中四处找寻。村子的基础设施十分良好,洁白的墙体上有着独特水墨的图画,在村子中还贯穿一条河流。
由于对当地了解不够,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对村里道路不熟悉,这导致我们走错了好几次。最后在热心的村民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到达了太公峪党史纪念馆。
在纪念馆里,一张张历史图片、一部部历史纪录片,都承载着那段难忘的革命历史。该馆分为“新泰抗日民主政权创建、将帅指挥所、太公峪乡村记忆”等三个展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场景再塑等多元化方式展示了太公峪村的红色文化。
图3村史馆内景
第三站丨龙溪庄
烈日当空,炙热的阳光照在了肃穆的陵园中,七位烈士就安息在这里。守在这里的是一位七十六岁的奶奶,她十分热情地欢迎了我们,不仅提醒我们注意裂开的墙,还极力邀请我们进去喝水。这位奶奶名为王庆娥,她的丈夫也是守陵人,自1984年起,夫妻二人就一直守在这里,陪伴着这7名无名烈士。在这位奶奶身上,我感受到了青春。她在生理上虽然已经老去,但她依然保持这一种积极阳光的态度,就如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一样。
看着这里的7座无名墓碑,我们内心感慨万千。他们的身份无人知晓,为了守护人民和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不会被遗忘。守陵人夫妇不会忘记他们,我们也不会忘记他们。
图4小队队员向烈士鞠躬致敬
第四站丨初心广场
新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位于初心广场,该馆分为四部分,分别为“新泰抗战形势发展”、“山沟里召开的历史性会议”、“坚强领导核心,抗战中流砥柱”、”新泰历任县委书记“。四个部分相互联系,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立体地为我们展现了新泰第一次代表大会发生的整个过程,体现出了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军民团结一心的氛围。
翻修后的新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十分整洁美观,增添了现代感又保留了原来旧址的特色。新泰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出席代表60多人,代表全县党员1500多人。大会总结了抗战两年来的工作,通过了《今后任务的决议》,第一次通过选举产生了新泰县委,对为日后新泰抗日工作打好了基础。通过对这里的参观和学习,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历史。
图5小队队员在初心广场
第五站丨高启云故居
高启云同志的故居目前是由原房东的儿子在打理。他十分热情的迎接了我们,并带领我们对高启云故居的各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用质朴的方言为我们还原了高启云同志当年的生活。
当年高启云同志入住了该处,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在环境恶劣、条件极其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团结带领群众,积极发展抗日武装,建立民主政权,坚持对敌斗争。通过房主儿子的描述,我们也可以得知,高启云同志就算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也没有停止对知识的渴求。在他休息的房间里,有一个暗柜,这是他用来藏书的地方。在另一个房间挂着几幅巨大的书法作品,据说这是他亲自写下的。
不光是文学方面,在一个堆满劳动工具的房间,我们也能看出高启云同志并非只是个“弱书生”,他在日常中也会跟随村民一起劳动。
通过参观高启云同志的故居,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叫做“党融入人民群众”。正是高启云同志和村民同吃同住,才能真正知道人民想要什么,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与支持。
图6小队队员在高启云故居门前
结语
调研队员根据所见所思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在发展民宿的基础上,借助019和024县道,设置专门的红色旅游线路与旅游专车,并且根据实际在周末时增加班次;二是进行旅游设施改造,应该增加配套娱乐设施,增加与游客的互动;三是在完善农家乐的同时,把当地果树种类多样、果子新鲜的优势发挥出来,改造部分山路,开发采摘园,把采摘园体验经济跟旅游业相结合;四是把村内老年人发动起来,成立手工编篮合作社,把传统手艺充分利用起来,增加经济收入;五是加强设施建筑安全检查和修缮工作,比如蟠龙古井的石阶和烈士陵园楼梯一侧的墙皮,应当经常检修,排除安全隐患;六是充分利用各大宣传媒体和网络平台,利用一切途径加大对龙廷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迷人有魅力的红色龙廷。
小队队员们感慨说,这里群山环绕,瓜果飘香,环境怡人,有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很适合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革命精神的教育,有利于党史革命史的宣传。如果能与其他几个村的旅游资源相配合,充分利用起来,旅游文化产业可以发展得更好。
|